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广州中考分数普涨 “卷”还是“不卷”?


今年中考,执信中学考点,考生走出考场。 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


7月9日下午,广州“双减”后首个中考成绩单发布!结果正如外界所料,分数普涨,计分科目平均分相比去年涨了6分,达到576分;各梯度分数线涨了20分,第一梯度控制分数线为710分。不少人直呼:太卷了!面对今年“双减”的背景下,中考无疑是“试金石”,但也给不少人出了一道选择题:风向标变了,“卷”还是“不卷”?

广州中考平均分呈逐年上涨趋势

中考结束了,不少学生都直呼今年的中考题不难。从难度来看,符合教育部门的“目标”:整体难度下降,禁止中考超纲超难题出现。中考的难度下降有可能是大势所趋,跟目前出台的一系列减负政策是一致的。

另外,从2020年开始,广州的小升初实行“公民同招,民办摇号”后,这意味着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,都不允许掐尖。

业内人士分析,升学方式的改革加上“双减”政策的实施,从目前政策走向看,中考难度下降是大势所趋。

从历年纵向比较来看,中考平均分呈现逐年上涨趋势。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变化呢?主要有三个因素。一是考生的水平,二是试卷题目的难易,三是阅卷标准的松紧。每一届考生的总体水平相差不会太大,后面两因素的影响权重更大些。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敏生在2022年中考成绩发布会上表示,根据教育部关于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入学考试两考合一”“兼顾毕业和升学”相关要求,广州市中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,坚持以学定考、提质增效,采取基础题难度适当、中高难度题区分适度的策略,确保“依标命题、难易适度、教考衔接”。

考验校内教学效能 补习刚需可能减少

中考难度降低并不意味中考的竞争不大了,因为平均分上升,学校的录取分数也相应抬升。

面对中考分数普涨,不少人有疑问,作为选拔性的考试,中考的区分度如何体现?

在分数普涨状态下,考试不再单纯是能力的考查,更关乎熟练度和准确度,学生对校外补习的刚需会有一定下降,而校内基础的扎实,效率的提升,则对老师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升。

从长远来看,中考的命题趋势会让高中名校传统意义上的“掐尖”有所改变,毕竟选出来的部分学生不是靠“啃”难题脱颖而出,学生层次不明显,能力不一,相对来说,各校的生源会比较平均,对于高中名校的格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观点

中考简单只是推迟竞争 能力提升才能终身受益

人生不是短跑,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。起步阶段领先,不代表最终一定能获胜。换个角度思考,中考简单并不影响高考的选拔,无非是把竞争推迟了而已。

与其短期追求高分,不如扎扎实实地培养学习兴趣,培养学习的坚持力。与其让孩子“卷”九年,不如先把基础筑牢打稳,关键时刻再来“卷”一“卷”,把试题规律彻底弄清楚了,做更高效的复习,也为时未晚。

每个人不仅仅要面对中考,还要面对高考,乃至未来还要面对更长远的人生。分数不完全代表能力,考试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,但是能力绝对不会欺骗你,唯有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能力,才能终身受益。

采写:南都记者 梁艳燕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昆明生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初中分流”都是许多家长们心中的“隐痛”,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,考不上普通高中,但又不想让孩子读职高、中专,很痛苦。好在这两年,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,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和孩子们的压力。1)比如[全文]
    2025-04-03 05:14
  • 在家庭教育中,很多家长都会格外重视性别认知的教育,网上有一名网红博主,家里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表现正常,而小儿子说话却总是软软糯糯,甚至会依偎在父亲怀里,说:爸爸我好爱你好喜欢你啊。俨然一副贴心小棉袄的样子,不过这名家长很理智,他第一时间没有[全文]
    2024-12-12 03:48
  • 今天是第十三个“全国交通安全日”。近日,教育部基础教育司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共同编写了“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”,供中小学校和学生学习参考。“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”详细解答了“中小学生横过道路有何规定、中小学生在道路上行走应注意哪些事项、对中小学生[全文]
    2024-12-03 02:10
  • 近日,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》。通知明确: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,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;小学每月至少调整1次座位;严格按照“零起点”正常教学,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[全文]
    2024-11-16 02:18
  • 双减过去几年了,但很多家长发现,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,反而是越来越重了。学生作业越来越多,考试次数越来越多,内卷越来越严重,很多孩子和家长已经不堪重负。面对如此情景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,要给学生减负。近日一网友发文说:教育部应该在全国实[全文]
    2024-11-12 03:50
  • 新闻作为阅读世界的一种方式,是人与现实联结的关键载体,让日益原子化的个体得以更好地理解世界、梳理自我,拓宽生命的广度,沉淀认知的深度。然而,在信息爆炸的AI时代,信息鱼龙混杂,各类社会新闻层出不穷,真伪难辨。怎么才能让孩子明辨真伪,获取有效[全文]
    2024-11-01 03:50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昆明生活网 km.shxwr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