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男孩“变身”女大学生,华科大承认其性别变更,网友:洗澡咋洗?

在家庭教育中,很多家长都会格外重视性别认知的教育,网上有一名网红博主,家里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表现正常,而小儿子说话却总是软软糯糯,甚至会依偎在父亲怀里,说:爸爸我好爱你好喜欢你啊。

俨然一副贴心小棉袄的样子,不过这名家长很理智,他第一时间没有感动,而是警铃大作,反问儿子:你不是弯的吧?你喜欢男的还是女的?

这一幕逗笑了不少网友,但只有同样为人父母的家长,才懂得他的惊慌失措,毕竟谁都害怕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,就对自己的性别认知产生了误解,甚至因此影响了将来的正常生活。



男孩“变身”女大学生,华科大承认其性别变更,网友:洗澡咋洗?

但在现实生活中,不难发现有很多男孩子性格委婉、柔美,兴趣爱好也更像女孩;也有一些女孩子喜欢剪短发,打扮也很中性,对此有些家长比较开明,认为这不过是孩子的个人喜好,做家长的应该尊重和理解,但也有些家长观念比较传统,认为是什么性别就该有什么样子。

可一些叛逆的00后学生却认为:自己被父母生下来,根本没有选择性别的权,自己的性别既然在出生的时候不能自己做主,后天改变也是自己的自由,这样的观念到底是对自我的追求,还是观念扭曲呢?



近日,华中科技大学发生的一件事,将这一话题再次推上了热搜,华中科技大学护理院发布了一则“学生个人身份信息变更”的公示,起初还以为是某个学生改了名字或者籍贯,可仔细一看不得了,这名同学竟然是改了性别。

原来,这名男同学向学院提交了个人基本信息变更的申请,而华科大在确认他进行了性别重置手术后,不仅通过了这则申请,还发布了公示,公示日为12月5日—10日。



好好的男孩就这么变成了女大学生,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的包容,竟然就这么承认了男孩的性别变更,可发布公示后,却引起了个别学生的不满。

男孩“变”女孩,除了外界的眼光,生活上的麻烦也无法避免

一方面是这样的性别重置手术在国内还是太少见了,大家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受也是情理之中,另一方面,哪怕是这名同学的家长支持、学校理解,可毕竟在大学校园中,很多环境都是公共场所,从住宿到洗浴,都有着严格的性别划分。



尽管他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但如何在做到追求自我的同时,不影响他人呢?网友们的态度和部分同学一致,都持怀疑态度:他性别重置之后,是住进女生宿舍还是住进男生宿舍?洗澡又该怎么洗?

毕竟即便他现在是“女同学”了,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,他的身份一直是“男孩”,其他女同学未必能接受和“ta”共同住在女寝,更别说一起在浴室里洗澡了。



不过华科大估计也是无奈之举,作为一所优质院校,如果不能通过男同学提交的性别变更申请,搞不好要被他和家长告上一状,若是发到网上去又是一次不小的风波。

更何况,男孩做了性别变更手术已经是事实了,如果不发布这则公示,那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,肯定会引起许多误会甚至是矛盾,提前公示也算是留证,至少在发生问题之后,学校也能够第一时间解释清楚,调解同学之间的矛盾。



不过站在这名同学个人角度来看,在当下社会,做这种手术毕竟太少见了,如果想追求自我肯定要承受不小的压力,与其生活在大学校园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倒不如暂时搬离宿舍,也能避免自己出于舆论的漩涡,受到不必要的伤害。



今日话题: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?

(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昆明生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初中分流”都是许多家长们心中的“隐痛”,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,考不上普通高中,但又不想让孩子读职高、中专,很痛苦。好在这两年,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,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和孩子们的压力。1)比如[全文]
    2025-04-03 05:14
  • 在家庭教育中,很多家长都会格外重视性别认知的教育,网上有一名网红博主,家里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表现正常,而小儿子说话却总是软软糯糯,甚至会依偎在父亲怀里,说:爸爸我好爱你好喜欢你啊。俨然一副贴心小棉袄的样子,不过这名家长很理智,他第一时间没有[全文]
    2024-12-12 03:48
  • 今天是第十三个“全国交通安全日”。近日,教育部基础教育司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共同编写了“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”,供中小学校和学生学习参考。“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”详细解答了“中小学生横过道路有何规定、中小学生在道路上行走应注意哪些事项、对中小学生[全文]
    2024-12-03 02:10
  • 近日,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》。通知明确: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,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;小学每月至少调整1次座位;严格按照“零起点”正常教学,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[全文]
    2024-11-16 02:18
  • 双减过去几年了,但很多家长发现,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,反而是越来越重了。学生作业越来越多,考试次数越来越多,内卷越来越严重,很多孩子和家长已经不堪重负。面对如此情景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,要给学生减负。近日一网友发文说:教育部应该在全国实[全文]
    2024-11-12 03:50
  • 新闻作为阅读世界的一种方式,是人与现实联结的关键载体,让日益原子化的个体得以更好地理解世界、梳理自我,拓宽生命的广度,沉淀认知的深度。然而,在信息爆炸的AI时代,信息鱼龙混杂,各类社会新闻层出不穷,真伪难辨。怎么才能让孩子明辨真伪,获取有效[全文]
    2024-11-01 03:50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昆明生活网 km.shxwr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