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初中分流”都是许多家长们心中的“隐痛”,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,考不上普通高中,但又不想让孩子读职高、中专,很痛苦。好在这两年,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,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和孩子们的压力。
1)
比如浙江省,虽然现在中考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只占50%至55%,但该省教育厅提出,要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,要让更多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校,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。浙江省会杭州市提出在2025年新增33所高中学校,新增7万高中学位;深圳市的做法就更激进了,该市近些年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扩招。数据显示,深圳市2023年公办普高录取率超过52%,2024年进一步提高至超过70% 。2025年,深圳市又新改扩建了7所高中,新增公办高中学位约2250个。
再比如合肥市,2024年计划招收的普通高中学生为30180人,比前一年增加了4005人,其中合肥一中、六中、八中三校招生总数达到了8550人,较之前有大幅增加。
2)
浙江省是经济发达省份,深圳市是一线城市,杭州市是新一线城市,合肥市是二线城市,这些一二线城市大幅增加高中学位,背后有何深意?
第一,缓解社会焦虑
必须要承认的是,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相对较低,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职高、中学上学,孩子自己也不想去中专、职高,大家普遍倾向于选择普通高中。但
在普职分流政策下,约50%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高中,这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引发了普遍的教育焦虑。
扩招政策通过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,满足家长和学生对普通高中的需求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焦虑情绪。
第二,提升人才素质
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,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普高教育,可以为高等学校输送更多更优质的人才,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。因为
在普通高中阶段,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,培养综合能力,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基础会更好。
第三,促进教育公平
许多扩招的高中都是本地非常好的高中,它们通过新建和改扩建、实施集团化办学、开展“组团式”帮扶等方式提升了自身硬件水平,增加了学位数量。这种做法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,缩小了城乡、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,使更多学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,让教育更加公平。
第四,推动多样化发展
高中扩招,激发了各地建设具有科技、人文、外语、体育、艺术等特色高中的热情。很多地区在积极发展综合高中的同时,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,
这让不同特长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,高中教育发展变得多样化。
第五,适应社会发展
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激烈,职场对人才的学历和综合素质要求均在不断提高。
高中扩招,尤其是优质高中扩招,能让更多的人接受普适教育,大家的整体素养会更高,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。
今日话题:你所在的城市,普通高中在不在扩招?欢迎大家参与讨论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小王老师教育课堂
(图片来源网络,若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)
上一篇 男孩“变身”女大学生,华科大承认其性别变更,网友:洗澡咋洗?
下一篇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