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8月31日,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非洲大学协会(以下简称AAU)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揭牌仪式。学会会长杜玉波、AAU秘书长奥卢索拉·奥耶沃勒出席仪式并致辞。学会副会长张大良,尼日利亚阿贝奥库塔联邦农业大学校长奥卢索拉·凯欣德,加纳海岸角大学校长约翰逊·博安蓬,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,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孟状,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等出席仪式。学会秘书处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、副主任张兴东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各职能处室代表等参加仪式。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主持仪式。
杜玉波会长在致辞中对AAU一行来到中国表示热烈欢迎。他表示,今年8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中提出中方愿实施“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”和“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”,为下一步中非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和中方研究院的正式成立,标志着中非高等教育合作迈向了更高水平、更深层次的新阶段。他指出,下一步,交流机制要朝着三个方面作出不懈努力。第一,要厚植合作根基,实现中非大学交流合作新跨越。双方秘书处要加强顶层设计,分步骤分阶段落实《谅解备忘录》的各项工作,启动“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”,集聚中非高等教育领域的优势资源,精准对接中非高校需求,分领域开展交流合作。第二,要加强人文交流,推动中非学术研究机构新发展。双方学术研究机构、智库、高校开展课题研究、学术交流、著作出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,高质量共建交流机制,为中非高校、教师、学生之间搭建交流渠道,助力中非青年共同成才。第三,要加强能力建设,构建中非人才培养合作新格局。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培养中非青年人才的智慧教育平台,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、互联互通,共同培养各类人才,为中非关系的深化和两国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贡献。
奥卢索拉·奥耶沃勒在致辞中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热情邀请表示感谢。他回顾了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的成立过程,介绍了非洲大学协会的定位和使命。他指出,杜玉波会长提出的三点工作建议与AAU的工作计划不谋而合,期待未来与学会以及中国高校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,推动联合研究,加快中非科研网络建设,举办中非教育论坛,开展短期学术访问,促进学术交流,携手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他强调,高校校际合作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,中非高校将充分发挥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的平台作用,推动中非教育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。
杨丹校长在致辞中表示,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,学校倍感荣幸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北外将进一步发挥外语优势,挖掘全球语言、全球文化、全球治理三个领域的学科资源,助力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的工作落实,推动中非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,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。
为搭建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大学学术交流平台,深化中非研究智库建设,促进双方长久稳定的合作与发展,学会在交流机制框架下设立中方研究院。杜玉波为交流机制中方研究院所在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授牌。
中非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