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报讯(记者朱微 通讯员梁胜男)6月2日,桃城区赵家圈镇东郎子桥村“夏季村晚”热闹开场,歌舞、戏曲、架鼓等特色节目轮番“上阵”,唱响了我市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欢歌。
家门口要办文化大戏的消息一传出,就引发了周边村民的关注。大家都期盼着活动尽早开始,能一饱眼福。为了促成这次“村晚”,东郎子桥村提前搭设了3个舞台,力求广场舞、秧歌、歌舞、戏曲、架鼓表演等能同时在各自点位上演,给观众呈现不一样的视听效果。演员们也丝毫不含糊,大家都使出看家本领自编自导自排练,努力把这台大戏唱出彩。
活动当日,锣鼓声一响,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忙着往东郎子桥村赶。一会儿的工夫,街巷就聚集了400余名群众。俄顷,大戏正式开演——架鼓舞台上,架鼓、大铙、低音锣等乐器相互配合,锣鼓声节奏多变、充满力量。歌舞舞台上,指挥者口令一下,表演者们伴着急缓交错的锣鼓节奏翩然起舞。秧歌舞台上,只见身穿喜庆艳丽服装、头戴五彩发饰的秧歌队员们扭着秧歌,手中的彩扇翻飞,将激情和活力尽情释放,也将喜庆和祝福传递给台下的观众们……演出现场处处欢歌,气氛十分热闹。
“今天参加演出的架鼓队大约有30支。不只是我们村的队伍参与其中,深州、冀州等相邻县市区所辖乡镇的村也有队伍赶来助兴。”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坤看来,架鼓、秧歌等富有农村气息的文艺形式,非常适合百姓的“胃口”,是助力乡村振兴、文化惠民的重要形式之一,值得推广和传承。他们举办此次活动,也希望推广这些传统文艺形式,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据悉,本场“夏季村晚”是在赵家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指导下举办的,旨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,通过多彩的文艺演出促进群众之间的文艺交流,增强村民的归属感、幸福感。